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琴瑟在御,宠辱两忘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

分卷阅读35

    ,知道他已是回过谢家,但并不点破,只笑道:“知遥辛苦,北方边境现在可还安定?”

“回陛下话,夏秋之际,北寇少有进犯。臣接自大梁谍报,敌方似有蠢蠢欲动之像,若此时备粮草衣甲,秋冬则可能大举侵境劫掠,臣日夜视察布防,不敢稍有迟纵怠慢。”谢昆道,谈及这关乎生死存亡的军国大事,他的声音仍是倦懒无力的,听之不似一名保家卫国、身负守土重责的大将,倒仿佛日渐垂暮的老人,中气还不如年近花甲的其父谢濂。

李朗目视谢昆,虽对他的颓废状暗自不满,并不出声斥责,反是柔声道:“都是自家兄弟,知遥何必拘谨。”

谢昆两年多未曾归家,倒不全是因为北防要务繁重,另外事出有因。

谢家父子虽在东楚朝堂权势熏天,但并非父慈子孝的楷模,两人在数年前,因着一事一人颇有嫌隙。只是谢濂毕竟为家长,尽管谢家倚势的是谢昆手中兵权,但这场父子相争,仍以谢濂遂愿告终。

自此除非家中大事,谢昆纵然回金陵述职,也只是留在城中的将军别馆,而不是住在谢尚书府邸。

此事闹起的时候,李朗从最初的作壁上观,到断然出手,暗助谢昆一臂之力,为的就是哪天能靠此挟制谢昆。

他为求谢家施以援手,助其上位,是曾刻意留心过谢家父子的性情品格的。谢濂不说,谢昆和其父是大相迥异,虽为大将,实则爱文不爱武,只不过是长子职责所在,为家尽忠,情非得已罢了。

而且谢昆自命风流,性好美色,也曾有过“一夜无陪眠,百骸不舒畅”的时候,谁料得到这样的情种,命中注定也要遇到个克星,无端端生出个软肋,被李朗制住。

从李朗出手相助并妥善安置谢昆的心头rou后,谢昆也投桃报李,或明或暗地在些不甚要紧的大小事上支持李朗。

李朗正要借机分化谢家父子,而谢昆面对年轻的皇帝,也是进退两难,不知该如何挑破父亲交代之事。

他在边境收到父亲谢濂以公文急件投递的家书,得知谢吾已死,并无太多感触,他们兄弟关系向来不睦,他打心底轻视不学无术只懂吃喝玩乐,且还不将他这大哥放在眼中的弟弟,但见到父亲口气生硬地要他速归,谢昆当时就头疼不已。

不久后皇帝的谕旨也到了,令他回来送胞弟一程,谢昆便再不情愿,也不能违旨任性,只好把军中事务草草交代,率领两队亲兵,动身返回王都。

刚入了城,便有谢濂派家丁早早等候在城门侧,一见谢昆的马队便上前拦下,叫着谢大公子的名号,直道老父久盼儿归,还请谢昆先回家转转。

当着众部将的面,谢昆只好按捺火气,无奈依从。果然一入家门,便被谢濂找去。彼时虽离谢吾离世已近小半个月,夏季炎热,尸身早已下葬,但灵堂却未撤下,专是为了等谢昆。

谢濂站在灵堂前,背对门,仿似未曾听见谢昆的脚步声,直到谢昆唤声“父亲”,跪倒在地,连磕三个头,他才缓缓转过身来,目中满溢哀与怨:“你终于是回来了啊,你爹真该高兴,到底不是连心爱的儿子被贼子杀了,也孤立无援、无处哭诉……”

“昆儿不孝。”谢昆唯有道。

谢濂长叹一声,苦笑:“为父知你心有芥蒂,但今家势颓败,李家欺凌到头上了——李朗那黄口小儿,也不知打的什么主意,竟是把罪魁祸首藏入了后宫!哼,只扔了具小贱人的尸体打发我们!”

他见谢昆并不答话,便自行将所知的来龙去脉义愤填膺地一一道来,说到最后,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谢昆沉默苦候,良久不见老父收泪,无可奈何,也只有问上一声:“爹要昆儿做什么?”

听谢昆发话,谢濂这才抹了泪,叫起谢昆,将早已盘算好的主意娓娓道出,听得谢昆直是皱眉,为难道:“父亲,这妥当吗?毕竟是皇帝……”

话音未落便已被谢濂打断,吏部尚书冷笑着道:“能怪得谁?当年若不是我们家族鼎力支持,他李朗能有今日?不过坐了几天的宝座,真就自认了天子。昆儿,你有什么好顾虑的,别忘了当今太子可也是半个谢家的人。”

谢昆不再顶撞,他从小到大,已是听了太多遍曾祖如何力挽狂澜,定都江南,创开国伟业,却仍守臣子之道,奉尊元帝的故事。

祖先之居功厥伟,才换来谢氏如今的家大业大,谢家理当如日中天。

皇帝李朗无疑是忘恩负义,若非谢家,李氏神器早就毁于乱华异族之手。

谢濂当然有他的道理,只是谢昆已不爱听了,早在那事之后,谢昆便觉得谢濂口口声声为家族兴旺,事实上,谢家便等同于他谢濂,任何有违谢濂心意之事,便是对谢氏列祖列宗的离经叛道。

他如今见李朗含笑温言,叫得声“自家兄弟”,心中暗叹口气,仍是硬着头皮道:“陛下,臣听闻……臣弟之死,另有隐情?实则是……惨死于南越僭王赵让之手?”

李朗听谢昆问起,神色戚戚,浩叹一声,并不答话,却从书案上取了一份文牒交由谢昆,低声道:“要说隐情,倒还真是有,知遥且看看。”

见是份驿报,谢昆心下已犯了狐疑,待定神看去,不由大吃一惊,他本是武将,自然知道这局势的要紧之处,正要发问,抬头见李朗目光炯炯,到口的话不由吞咽了回去。

但李朗却是开口了,苦笑道:“知遥,伦山强夺来的少女,正是那赵让僭后的meimei。赵让开城投降之际,我曾允他绝不伤其亲眷。如今南越生乱,只怕与伦山年少荒唐之举不无关系,你说……我若真把赵让当众正12法,消息传到南越,他手下那群将领,可能轻易罢休?”

谢昆与谢濂相比,到底是不是全然将家务置于国事之上的人,他听李朗这说法,不禁连连点头。

赵让便是僭王也是主动归降,而非战败被虏,若不是他本就是东楚臣子,依照惯例,还当封给他个无足轻重的爵位,保他及亲眷衣食无忧地过完此生。

既然他身份尴尬,那惩戒是轻是重,依理就该由东楚皇帝酌情定夺,尽法处治,旁人不当有太多置喙。

只是老父所托,若不依令行事,到时又难交代,谢昆为难良久,终还是将驿报捧还皇帝,跪地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弟,确有行为失检之处,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只是臣还望陛下念在旧有情份上,莫要将此事大肆宣扬。”

“这个自然。”李朗满口答应,又听谢昆说起领回守疆的亲卫,希望皇帝能拨冗,大驾亲往营地巡视,以鼓舞士气,更是不假思索地应承。

谢昆踌躇着试探道:“闻听那南越僭王文武双全,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不知陛下能否携其同行,让久见北狄西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