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2
书迷正在阅读:怎么办穿越过来也是社恐、涩不起来、异界追魂使、公主被咒,不do会死、FF14:穿越最初与你相遇、发情期就尽情交配吧、魂战圣帝、不动之心(GB)、逆战苍穹、原始人之现代艳皇(我欲狂生)珍藏全本
散,我们可不是来替把秃猛可养活百姓的,这些人留着只是徒耗粮食罢了。” 众将默然,张安低声道:“大将军,天气即将转寒,这些人若是被驱散到草原上恐怕挨不过严冬。” 宋楠踱了几步叹息一声道:“罢了,命人将他们登记造册,尽数押往盐池县,那里被鞑子屠空了,让他们从此成为我大明的百姓也是可以的,只是暂时安置,这件事还需上奏朝廷再做计较。我也不忍心看着他们受饥寒而死,我大明兵马是仁义之师,也要行仁义之事。” 张安连声称是,吩咐手下将领赶紧去办。 江彬看着左近明军士兵们喜气洋洋士气高涨的样子笑道:“咱们首战旗开得胜,士兵们的士气也正高涨,一举歼灭俘虏鞑子兵马一万多人,咱们只损失了四千多,可谓是一场大胜。消息传到京城,皇上定会开心的大笑了。只可惜被把秃猛可这个老贼给跑了,没想到这老贼如此果断,竟然舍弃了乌海镇,弃两万鞑子兵的性命不顾,让他们来送死。” 宋楠点头道:“确实够果断,咱们在布龙湖用了火器,他定知道此战若是跟我们硬碰硬必一败涂地,索性便放弃了乌海。这两万人留下来是拖延我们时间的。在他的算计里,他一定以为我们起码要攻个一两天才能拿下这里,却没料到我们只用了几个时辰。” 许泰道:“把秃猛可往东逃窜,探报说他们去的是三百里外的杭锦,咱们应该挥军追击拿下杭锦,杭锦一旦被我们攻下,鞑子在黄河南岸便无立足之地了。” 众将纷纷点头道:“许侯爷说的极是,现在黄河南岸只剩下杭锦一处是鞑子占据的城镇,其余都是些零星的部落和小镇,拿下杭锦便是彻底让鞑子在黄河南岸失去了根基,大将军可下令大军直捣杭锦;十日之内,杭锦必破。黄河以南便尽数归我大明手中了。” 宋楠在一道倒塌的矮墙边站住,手掌轻轻在墙头的土砖上拍打,皱眉细细想了一会,转头来面对众多期待的眼光缓缓摇头道:“我们不去杭锦了。” “怎么?”众将愕然。 “咱们这是要退兵了么?拿下杭锦这次北伐便成功了一小半了,即便黄河难渡,黄河以北的地区没有收复,能将鞑子赶过黄河也足以让此次出征得以小圆满了。”江彬大声道。 宋楠微笑重复道:“杭锦我们不去了,把秃猛可逃往杭锦便由他去吧。这次我们出征的目的是收复河套,而非是来找把秃猛可一人的晦气。你们说的也没有错,拿下杭锦却是可以将黄河以南的大片地盘牢牢抓在手中,保证一种稳赢不输的局面,但我要的是整个河套,将鞑子赶到阴山狼山以北才是我的目标,而非仅仅是让他们和我们隔河相望。” “可是大将军,拿下杭锦以后,我们还是可以北上渡过黄河攻击黄河北岸啊。”马鸣不解的问道。 “固然可以,但时间不等人。此去东进前往杭锦三百余里,正如刚才许侯爷所言,十日内拿下杭锦确实可期,但这当中可不包括在拿下杭锦之后的休整时间,算来算去起码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而这一切还是建立在一切顺利的基础上,若是作战不顺,甚至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我们最宝贵的便是时间,今日十月初一,半个月后便是十月下旬了,诸位已经能感受到北地气候的严寒了吧,再过半个月,这里是风雪满天还是天寒地冻,我们不得而知。所以,我们不能被把秃猛可牵着鼻子走。” “那我们下一步计划该往何处进军?”张安道。 宋楠拿起一根枯枝在地上的灰尘中画了起来,解释道:“这里是乌海,这里是杭锦,咱们若是先取杭锦再北上,等于是拐了一个大弯,白白多走数百里地。把秃猛可就希望我们这样,耽搁的越久他越开心。所以我们索性不去攻击杭锦,而是径直往北,先攻击这里。” 宋楠手中的树枝在泥土上画了个大大的箭头,一路往北延伸,在箭头的末端画了个小圈。 “这里是磴口小镇,已经紧邻黄河岸边了,拿下这里,往北约五十里便是黄河。如果我们能突然渡过黄河,拿下鞑子占据的临河县,再攻击哈喇江东北的乌拉特旗,便等于将狼山东南的通道切断。当我们出现在把秃猛可的腹背的时候,不知这位鞑靼国主是否还能安然呆在黄河以南的杭锦等着我们去追他呢?” 众将瞪大眼睛,将地上的简易地图看了又看,张安抚掌赞道:“妙极,这是逼着把秃猛可放弃杭锦,让他主动撤出黄河以南,他必不肯让我们渡过黄河,所以会主动将兵力龟缩在黄河北岸。不费一兵一卒便可达到收复黄河南岸的目的,大将军可谓是运筹帷幄不输孙子。” 宋楠翻翻白眼,什么叫不输孙子,听起来像是骂人的话,不过张安倒是将自己的意图领会的精深,他北上攻击磴口的目的便是要逼得把秃猛可撤兵龟缩黄河北岸,从而反过来抓住把秃猛可的鼻子牵着走。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基础之上,鞑子现在兵力捉襟见肘,若是在西北大战之前,可以想象黄河北岸一定很快便能集结出来数万鞑子兵马在临河防守,而现在把秃猛可最缺的就是兵力,他只能以主力回缩,据守黄河北岸,方能避免空虚的北岸腹地被明军占据的厄运。 “计策是妙计,但是沿着乌海北上攻击磴口,这一路上可不好走啊,乌兰布和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全是戈壁荒滩,恐不利于